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号國貿寫字樓1座614-616
Tel:+86-10-65051177
Fax:+86-10-65058988
E-mail:soongs@zbkenuo.com
龍泉青瓷綜述(下)
龍泉瓷的辨偽
龍泉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偽
· 器型 ·
不同時代的器物組合和造型特點,是當時社會的風尚和習俗所決定的,因此不同時代的龍泉窯產品,都有它清晰的演變軌跡。仿燒往往選每個時代龍泉窯的典型產品,如北宋的執壺、五管瓶,南宋的蓮瓣碗、鳳耳瓶、鬲式爐,元代的牡丹紋大瓶、刻花大盤、各式香爐等器物。根據精仿和粗仿的需要,成型工藝上採用傳統的手拉、模制等工藝技法。仿品很少是對照真品的實物進行仿燒,因此造型上線條呆闆,缺乏神韻,頸肩部的轉折十分生硬,足端部過於整齊,器型比例失調,器物形制的規格和尺寸不夠規範。
· 胎釉 ·
龍泉窯的釉和胎每個時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應的燒造工藝。龍泉窯不同時代胎的成色、質地的粗疏和細膩、釉的色澤和質地,都不盡相同。以釉色和造型取勝的南宋龍泉窯的白胎類厚釉產品,是仿燒較多的一類,有鳳耳瓶、鬲式爐等。對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燒,一般釉料不用化學配方,而沿用傳統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選擇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儘管釉的質感非常像,但缺乏內斂的厚實感,往往浮光隱現。仿龍泉窯的黑胎類厚釉產品,主要表現是它的開片和“紫口鐵足”,但它薄胎厚釉的工藝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更甚於南宋官窯。釉的厚度超過了胎的厚度,在仿製技術上的難度大,同時這類產品典型器物少見,也沒有完整器物可以借鑒,一般均為仿製品。明代龍泉窯豆青和深綠釉色的瓷器,胎壁厚重,器底粗糙,是現代仿製較容易掌握的,這類產品需仔細辨別。作偽器物一個重要工序,就是對器物釉表面進行去光處理,主要採用強酸溶液腐蝕、土埋及一些工業技術上的打磨,目的是降低器表的光亮程度,使釉色柔和滋潤,器物沉穩古樸。近年來有專家學者對經過作舊處理的器表損傷,在高倍顯微鏡下表現出的不同顯像作了歸納和總結,提高了對古陶瓷辨偽的科學水準。
· 紋飾 ·
紋飾是龍泉窯產品重要的辨偽依據。紋飾集中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趣,有明顯的發展脈絡,它與同時期的胎釉有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偽品的刻劃紋樣,往往用筆生澀拘謹,不如真品線條的婉轉流暢。貼花工藝的紋飾,呆闆規矩,不像真品的生動自然。露胎是元代龍泉窯最具特色的裝飾工藝,元代龍泉窯特有的蔥綠釉色和露胎赭紅色的相襯,使對這類產品的仿燒,很難準確地把握釉和胎的成色,或淺或深。
· 裝燒方法 ·
裝燒技術在龍泉窯的每個發展時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墊燒的工具上,歸結起來不外乎墊圈和墊餅兩類,同樣是墊圈和墊餅,不同時代在圈足上所墊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時代不同的燒造痕跡。特別是南宋時期的龍泉窯產品,採用墊餅墊燒的方法,由於胎薄釉厚,圈足直接放在墊餅上墊燒,極易變形,因此,這一時期的“鐵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規則的。仿龍泉窯的產品,一般隻參照圖錄,很少見到實物,而偽品往往在這些細節部分露出破綻。元代墊圈痕跡、明代器物的圈足露胎部,顯露出“火石紅”,偽者或淡或深,深色為燒前有意刷制。龍泉窯早期的產品,十分完整的少見,多少留有些殘疵,主要在圈足部分。因此作偽者往往採用“更於底部或邊緣略碎米許”或沾粘窯渣的手法。總之,鑒定龍泉窯的器物應該抓住每個時代產品的典型特徵,從造型、紋飾、胎釉、燒造工藝等總體上去觀察把握。
龍泉青瓷的發展歷史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代名詞,可想而知中國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佔據了何等獨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隨著社會前進而不斷發展的工藝美術,從古至今產生了無數的絕世精品,而瓷中之母當數青瓷。
我國青瓷燒制技術源遠流長,浙江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自商周時期原始青瓷到東漢以來的成熟青瓷,晉代的“縹瓷”,唐越窯的“秘色瓷”,直到龍泉青瓷已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從早期青瓷的青黃、淡黃到後來的純青等色,濃豔淺淡,但都無不以青為尚。青瓷有“雨過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稱“海洋綠”之幽,更有“類玉”、“類冰”之青質,兼得蒼天、青山、綠水、碧玉之萬般靈秀。龍泉窯青瓷就是諸多青瓷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龍泉青瓷是我國制瓷史上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一個窯系,窯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區。龍泉青瓷肇始於三國,興起於北宋,在南宋到元達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後開始衰落,其生產歷史長達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顏色釉瓷器品種。施釉往往多次,釉較厚,玻璃光感很強。龍泉窯的白胎青瓷,胎質細膩緻密,白中泛青。釉層柔和無開片,足底露胎處呈赭紅色,俗稱“朱砂底”。馳名中外的龍泉窯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質晶瑩的青玉,其色調可與翡翠媲美,達中國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按照葉英挺的理論,龍泉青瓷的歷史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後期到南宋、元明。
龍泉青瓷歷史發展的三個階段
· 五代到北宋早期 ·
龍泉境內山嶺連綿,森林茂密,瓷石等礦藏資源極為豐富,又是甌江的重要發源地,所以不僅為制瓷手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資源,而且還為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水路運輸便利,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三國兩晉時期,當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取越窯和甌窯的制瓷技術與經驗,開始燒制青瓷。這一時期的青瓷作品製作粗糙,窯業規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吳越國的統治者為了俯首稱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計其數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龐大的生產數量緻使越州窯場無力承擔,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龍泉窯便以擔負這樣一個“和平”的貢器使命換來了它本身發展的契機。當時,龍泉窯業初具規模,燒制青瓷技術已有相當水準。加上越窯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一批優秀的瓷匠陸續在龍泉安家落戶,龍泉窯產品的品質得以迅速提高。
這一時期的龍泉窯器皆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為灰白色,少數灰黑色。胎壁薄而堅硬,質地堅實、細密。雖然龍泉的地理位置偏僻,但境內有甌江流經其間,載重貨船可以從龍泉縣城沿江而下直達溫州港,水上交通的開發,使龍泉窯系綿延數百公裡,甚至影響到閩北的窯口,在這範圍內生產的瓷器都是龍泉窯的風格。龍泉窯的制瓷作坊大多數建造在河流或溪溝兩旁的山麓上。窯匠們在山的緩坡上建龍窯,窯旁小塊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窯和作坊連在一起,佈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樹木,附近有瓷石礦,生產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與河流,既可為作坊提供工業用水,又可通過船筏等水上運輸工具將產品運往銷售地。
從五代到北宋中期,龍泉一躍成為江南第一名窯。那些被無數人所吟詠讚歎的“秘色瓷”,也正是龍泉青瓷演繹它美侖美奐傳奇的開始。
· 北宋後期到南宋 ·
南宋可謂龍泉窯的黃金時期,青瓷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爭所破壞,甌窯和越窯也相繼衰落。到南宋晚期,由於北方制瓷技術的傳入,龍泉窯結合南藝北技,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這一時期,龍泉窯出現了一種碧玉般的厚釉瓷,這種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兩類。同時,南宋統治者為解決財政困難,鼓勵對外貿易,於是龍泉青瓷就藉海上貿易興起之利,從海路大量出口,行銷世界各國,成為當時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學者三上次男把這條運輸瓷器的海上航路譽為“陶瓷之路”。對外貿易產生的大量需求帶動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湧現,產品燒制技術品質不斷提高。
南宋末期,龍泉窯進入鼎盛時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燒制成功,巧奪天工,在我國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粉青、梅子青是公認的青瓷釉色的巔峰,它不僅意味著龍泉窯制瓷技術水準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豐富的審美意蘊。南宋龍泉窯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傳承古代青銅器演變而來的,如尊式瓶、鼎式爐等。人們在審視這些玲瓏雋秀的南宋龍泉窯青瓷時不免要發出驚歎,它們身上帶著太多官窯器的影子。官窯作為一種壟斷,絕對不允許民間仿製,龍泉青瓷與官窯器的相似恰好說明了它受到了官窯器的影響。雖然現在尚未找到南宋龍泉設立官窯的明確記載,但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宮廷很可能派遣了技術人員和官僚在龍泉等地監製“貢器”。
· 元明 ·
或許元代統治者欣賞不了那種精緻細膩的藝術,但瓷器仍然是貴族生活不可或缺的點綴。元代的龍泉窯依然為宮廷和貴族燒制瓷器,龍泉窯出現的八思巴文瓷器,便是一個力證。元代的龍泉窯瓷器在風格上更是煥然一新。其實元代的蒙古統治者不是單方面地被漢文化所同化,蒙古鐵騎在征服一個王朝的同時也帶來了草原的大氣與粗獷。加上元代統治者繼續奉行對外貿易政策,使龍泉青瓷生產規模在元代繼續擴大,窯址和產品的數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產品品種增多,遠銷國外。
1975—1977年在韓國西南部的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打撈出1萬多件瓷器,其中龍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見龍泉青瓷在元代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元後期,隨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劇,嚴重影響著青瓷的生產。此時青瓷器的胎骨逐漸轉厚,且較粗糙,多數瓷窯在坯體成型以後未經很好修整,釉層減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黃,造型也不及以前優美。
而明代龍泉窯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殘片中仍可看出元代器物的影子。比如其燒制工藝就延續了元後期底足包釉,用墊盤等支燒的方法。而且元代為明代龍泉官窯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尤其是一些器型碩大者,對於燒制技術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這些大件瓷器的燒成可能與元代窯制的改革有很大關係。元代龍泉窯的窯型仍沿用長條形斜坡式龍窯,與宋代窯制無異,隻在長度上略有縮短。據目前掌握的發掘資料,北宋龍窯有長達80米以上的,元代龍窯則縮短了長度。這一改變有利於提高窯內溫度,並使熱量分佈更均勻、合理,對燒制大型器物很有利。
到了明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海外貿易促進青瓷生產。此後,青花瓷興起,加之中國航海事業衰落,海上貿易之路變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明王朝實行海禁,青瓷外銷量銳減。龍泉窯窯口紛紛倒閉,改燒民間通用青瓷,造型、燒制都不及以前精緻。但是,明代龍泉窯也有精品的存在是不容否認的。如果將這些瓷器聯繫起來看,會發現有一類瓷器在形神上竟是如此的統一:直徑達60多釐米的大盤,直徑達40多釐米的墩碗……精美絕倫的刻花紋飾是一種華貴富麗的姿態,而刻花與釉色融為一體的效果更可謂“羚羊掛角”,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這些都是普通的龍泉窯民窯器所無法望其項背的。對照同時期的景德鎮官窯器不禁豁然開朗,兩者在造型紋飾上的不謀而合正昭示著這類龍泉窯青瓷器的正統身份。
到了清朝,龍泉窯窯場所剩無幾,產品胎質粗糙,釉色青中泛黃。燦爛的龍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但是,大明處州龍泉官窯,這個被歷史遺忘湮沒了很久的奇跡終究在種種機緣巧合之下,被撥開塵土,重見天日。